4月30日上午8时20分许,当一拨儿选手像风一样跑过补给站,一位腼腆的哈尔滨姑娘满嗓高喊着:“加油!加油!”
“我用了平生最大的嗓门。”她叫肖湘林,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这次,是我志愿服务中选手最多的体育赛事,眼前场面很是让人激动。”
(相关资料图)
马拉松是世界上跑得最长的田径赛事。这个补给站在大学科技园西南侧,20张服务桌从东到西沿路一字排开,记者用脚丈量长度为298步。天刚蒙蒙亮,40名华电学生志愿者早已到位,“这还是我起得最早的一次。”她说,所有同学凌晨3时就起床,4时多点儿就来到这里。
在这一路段,肖湘林和同学们成了今天上街最早的人。眼镜后,她的双眼快速闪动,透着聪颖。读本科时,她担任过班级团支部书记,读高中时就是当地的红十字会志愿者,学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础急救知识,有一张急救证。上大学后,还去过保定的幼儿园、养老院、图书馆从事志愿服务。
5时许,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照到桌上,水果、面包榨菜、海绵……各张服务桌都摆上物品。肖湘林在桌面摆好纸杯,4排一行20个,横竖成行。她接着开始倒水,每个纸杯一半的水,各杯多少均匀;矿泉水的瓶盖,拧成半开状态。前几天,她还多次练习面包夹黄瓜片、西红柿片和火腿等厨房手艺。以前,她没做过饭,也不太喜欢做饭。现在,做这些是为了当好保马志愿者。
“我在保定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想在这里继续深造。参加志愿服务,会更快、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肖湘林满怀感情地说。
同样,同桌的高个子志愿者张伟千也是很忙的一个,他是数理系应用物理专业大四学生,天津市人,说话透着股子机敏和幽默,一看就是多次参加校外活动的活泼青年。
张伟千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从东到西,我跑了一趟又一趟,帮着把水、海绵和食品送到桌前。”所有物品,卸在补给站服务桌东面的南侧便道上,需要拆封、分送。他说:“尽管这次我的服务是发食品,但也要给选手鼓劲儿,让选手看到保定人的热情。”
他还是华电志愿者中,数理系唯一的大四学生。数理系招募志愿者10人,却有30多人报名。最后,他被选中。张伟千说:“我多次参加保定市各种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这次有服务保马的机会,得拿出耐心和责任心,以最好状态为选手服好务。”
听到此话,其他志愿者竖起大拇指。在旁的一位同学介绍,张伟千是一名优秀生,读高中时曾被天津阳光义工爱心社评为自强学子,读大学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张伟千说:“保定培养了我,我得多为保定和学校做些什么。”
快至中午,随着最后的选手跑过,志愿者开始整理物品收队。
张伟千说:“这是我站立时间最长的一天。”
在现场,两位贴心服务者只是保马2258名青年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在全程马拉松赛道上,每隔100米就有一个观察点位,共设置了16个补给站、3个起终点站和许多医疗服务站,这些青年志愿者服务时长都超过了7个小时。
在每一赛段,来自各地的驻保高校大学生共同看到一次难忘的古城日出;一个个保马“助跑”者,为选手提供了安全、顺畅、温馨的比赛环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