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右三为杭州云谷学校高中部校园长王成毅
昨天,马云现身杭州云谷学校,跟校园长们聊ChatGPT这一类AI技术对教育挑战的新闻在社交圈刷屏。不少人都在好奇,他为何一回国先去这所学校?这所学校有何特别?
(资料图片)
今天上午,潮新闻记者来到杭州云谷学校一探究竟。
“这一次,他想来看看我们教学成果。” 一见面,杭州云谷学校高中部校园长王成毅就笑着“揭秘”了昨天的讨论内容。“马老师6年前发起创办云谷时,就明确提出数字时代带来的最大的挑战是教育。他还给老师们吃了颗定心丸,依照云谷的教学法,人工智能替代不了老师。”
事实上,能不能在坚持培养学生“中国心”的同时,探索出一条不同的教育之路,成为一所为数字时代准备的学校,正是云谷创校以来最关注投入的事。
王成毅介绍,2年前,已是全球素养成绩单联盟(MTC)成员的云谷学校高中部,在国内首创了学生素养成绩单。即通过自主性与目标感、协作、沟通力、全球胜任力、思辨力、创造力、企业家精神等七大AI难以取代的素养核心指标,整体、多元的评价学生。
图为学生素养成绩单
王成毅说,在“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被写入中小学课程方案的当下,已有越来越多学校开始意识到,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最终必须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今不仅国外高校申请时需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国内、省内,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实行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实际也是希望在单一分数之外,考察学生的素养。但对于习惯了用分数进行标化评价的学校和老师来说,缺乏素养教育的抓手成为这轮教育改革中的难点痛点。
在王成毅的电脑里,记者看到了其中一位同学的素养成绩单。多达十几页的成绩单里,没有一项具体分数,但除了有达成指标的结果外,还有学生的课堂内外作品作为“证据”。通过27项可量化可执行的小指标,老师评价了学生各项素养核心指标的完成过程和表现结果,还评价了他在住宿生活、课外活动中的能力发展。这份素养成绩单会根据学生能力发生动态变化,最终形成云谷高三学生申请高校的主要材料。
“我们刚推出时,不仅外界有不同声音,连我们的不少学生家长都持怀疑态度,主要担心高校不认可。”王成毅解释,其他国内国际高中、国际部的学生高中就在学AP、IB等国外高中课程,而云谷学的主要是国内高中课程,核心申请材料又是一份此前从没听说过的素养成绩单,大家心里都没底。
“我在其他国际高中工作了16年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素养评价方式,学生在得知后也大多反馈给我茫然的态度。”云谷高中部的高三语文老师苑旭兰说,自己一度觉得这样的改革太累太“烧脑”。
“从小学到初中,我习惯了分数是衡量自己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高三男生冯贝利说,学校改为素养成绩单后,他发现考79分和71分在新评价中没有任何区别,同时又多出很多其他评价指标,一度觉得无措。
王成毅说,在质疑和争论声度过的2年里,他不断想起马老师的一句叮嘱:云谷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而是要让孩子拥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拥有寻找和感受幸福的能力;拥有这样能力的孩子,一定是所有大学最想要的孩子。
一次次磕磕绊绊后,云谷学校最终形成以传统评价标准为基底的金字塔型素养评价体系。“我们不再让已经考了95分的学生去拼100分,而是设计表现型任务,鼓励学生用原本刷分的时间去体验、掌握其他素养性能力。而且每位学生都有三次素养答辩的机会,阐述自己的素养能力。如果答辩通过了,他们就可以点亮自己的素养指标任务。我们班就有理科生因为探索喜欢上了写诗。”苑旭兰说,看着曾经在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中难以显现个性的学生们,慢慢跟随评价体系找到了人生坐标,她突然觉得当初看起来似乎难以实现的目标似乎真的做成了。
图为冯贝利
手握6封名校Offer的冯贝利也尝到了素养成绩单的“甜头”。“比如说我画画不好,按照传统标准,这一项我就是低分。但在云谷的素养评价里,一切都是多元的,即便我画得不好,但我的画里有自己的独特思考,也会是加分项。我现在会习惯性定期查看素养成绩单,分析自己需要加强哪方面能力,设计实现路径。”
“原来我还挺担心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现在我一点都不担心了,因为培养有创造力、想象力学生的工作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曾经在普通高中工作多年的云谷学校高三班主任孟春绮告诉记者,其实不仅是云谷,她发现上海等地的公办高中也已在摸索通过设计表现型任务等方式开展素养评价。
让王成毅真正放下心的,则是来自首届高三学生的早申成绩:45个学生收到155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外知名高校的Offer。“还有不少高校招生官反馈,我们的素养成绩单让他们有更多抓手去更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
当然,这场人类和AI的PK也不过刚刚开场。能否借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让这套素养评价体系变得更为便捷,普适性更强,已经成为云谷学校的新挑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