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 3、4 月是美国高校常规录取的放榜季,最近接二连三听到不少好消息。
但也有些不太和谐的噪音,比如在 3 月 14 日(π Day),全球排名第一的 MIT 麻省理工放榜后,出现了 " 机构抢娃 " 的闹剧。
大家知道,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肯定都接触过不少机构,学习培训的、办理留学手续的、文书项目包装的等等。
(资料图片)
放榜后,个别上榜牛娃至少被十多家机构 " 抢认 ",留学机构,培训机构,有真做的,有短暂上课的,还有只打电话咨询过的……都说是自家的功劳。
真是有点儿过了,且不说八竿子打不着纯蹭热度的,即便真全程陪跑的,也说不好究竟是机构成就了牛娃,还是牛娃成就了机构啊!
这让我想起此前听到的一个诺贝尔奖研究,非常颠覆家长们的传统认知。
是关于 " 名校 " 和 " 牛娃 " 关系的一系列研究:
是名校真有过人之处,培养出了牛娃?
还是通过层层筛选,择优录取了牛娃,所以才有了 " 名校 "?
也就是说,究竟是名校成就了牛娃,还是牛娃成就了名校?
我先说结论,是后者。
是不是有点儿跌眼镜?
那大家抢破头地卷卷卷," 小升初 "、" 初升高 " 择校还有什么用?
如果是普普通通的自媒体教育专家达人理论,咱们看看,呵呵就过了。
偏偏这个结论还是 MIT 经济学教授安格里斯特 ( Joshua D. Angrist ) ,用科学的调研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
因此,安教授还和另两位学者共享了 2021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就很值得我们细品了。我翻出了安教授的原研究论文(https://people.duke.edu/~aa88/articles/ExamSchools.pdf),有 60 多页,很长,我来给大家简单梳理总结一下。
论文的题目叫" 精英幻觉:波士顿和纽约名校的学术成就真相 "。
作者深入研究分析了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地区好几所顶尖示范高中。
它们都是学生们抢破头想要挤进去的,具备高度竞争性和选拔性的名校。
比如,其中的波士顿拉丁学校 Boston Latin School,创建于 1635 年,比哈佛大学还早,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学校。校友里出过美国总统、大法官、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
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我们的 " 人大附 " 还 " 人大附 "。录取机制当然也是极度严苛。一分之差,就会被筛掉。
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法,叫做 " 回归中断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RDD)"。
听起来很学术,其实不难理解。
简单说就是以波士顿拉丁学校的「入学考试分数线」作为临界值,将这个临界值附近的学生分为两组:被录取组(分数线以上)和未被录取组(分数线以下)。去跟踪、研究、分析这两组学生的未来各科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发展情况。
你可以理解成,高考分数刚刚能上清华,和差几分失手于清华的两部分孩子,就是安教授的研究对象。事实上这两部分孩子的能力水平是高度相似的,他们的区别仅在于 " 运气 ",后者也许是考试当天身体欠佳、心情不好、出门和父母吵了架、路上遇到心仪的女孩走了神~
通过对这两组孩子的追踪研究,发现他们中学后面几年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没有明显差别,所以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而波士顿拉丁高中之所以排名那么高,毕业生成绩那么漂亮,只是因为它把本来就很优秀的一批学生收入囊中。
换句话说,这些名校看似精英,实质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和帮助,也就是论文标题所称的" 精英幻觉 "。
类似的结论,放到大学也一样,和安教授合作过的 Alan Krueger 教授在大学里也做过相关研究。
发现上了常春藤大学的孩子,以及那些被录取,但因为种种原因没上成(嫌学费太贵、离家太远)而选择了第二梯队学校的孩子,他们多年以后的收入、成就相差无几。
简单说就是:
对孩子来讲,只要本身就优秀,那么,他们的最终成就和学校没啥关系,换别的地儿待着,结果也一样。
对学校来讲,只要你能招揽到足够优秀的学生,你就是 " 名校 "。
抢破头的 " 择校 ",也许就是一场靠掐尖搏出位的 " 精英幻觉 "。
那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从此躺平了呢?
非也非也,先醒醒,爬起来。咱们接着聊。
我是这么看的:
不必择校,但也不能躺平
注意啊,安教授的研究,所取的两组孩子,都是在 " 入学录取分数线 " 附近的。
你想,能达到这个程度,孩子的努力程度,家长的支持程度,都不会低。
有了这个大前提,孩子在哪儿都差不了多少。
实际上在科技网络时代,教学质量、学习资源本身的差别也不会成为瓶颈。
前两年常上网课,我发现逃逃有些老师的讲课水平,比不上可汗学院里的小视频。
国内很多名校老师,也不一定牛得过学某思、新某方。
只要孩子靠谱,家长给力,和名校之间的一些硬件差距,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弥补。
所以说,努力是必须的,择校倒是可以随缘。
用现在的流行语讲就是,娃要鸡,但不要卷。
保底的择校,还是有用的
安教授还研究过另外一类学校,美国著名的 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学校。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 " 扶贫校 ",专门为了帮助弱势群体而开设,一般开在收入低、治安差的区域。
跟我们的摇号、抽签一样,凭运气入学。所以,安教授也很容易把孩子分成两组,进了 KIPP 的,和没进 KIPP 的。
因为录取的方式是随机抽签,两组孩子的水平能力也是大体一致。
BUT,几年后,结果却和前面的 " 名校研究 " 大相径庭!
读了 KIPP 的孩子,比没读的,在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发展前景等等各方面,都要好太多!
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孩子,成长环境太差了,每天和社会小混混待在一起,可能家长本身就是问题青年,自己都管不好,更别谈啥孩子教育了。
而 KIPP 较长的上学时间,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行为准则规范,让孩子从物理上就和 " 不良风气 " 隔绝,尽可能地多待在「学风良好」的地方。
所以说,保底的择校,还是有用的。
现在国内大多数是 " 摇号 " 制,如果孩子将来摇号的几所学校里,有风气特别不好的,那就还是要小心,家长得早早做多手准备。
择圈子 > 择班 > 择校
谈到风气,说说我的个人体会。
学校很大,有些学校里,同一个年级也有几百上千人。
这么多的同学里,其实很多和娃都没什么交集,甚至不认识。实际上孩子经常接触的,能对 TA 产生场效影响的,就是身边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那十几个朋友。
这十几个朋友,成绩怎么样,爱好是什么,平时讨论些什么话题,将来想干什么……对孩子会有蛮大的影响。
逃逃就很明显。同样在一个学校,他前几年主要混体育圈,学校里提供的橄榄球、篮球、越野跑等运动项目都参加了,课外时间基本上都和体育生待一块。
今年开始迷上了辩论,每天放学后,周末,基本上都和学校辩论队的同学一起度过,训练、打比赛什么的。
这两个圈子差别很大,前者是美国校园里很典型的,酷酷的 "Jock",学习嘛,就只能呵呵了;后者则更 "nerd",成员主要是印度、华人孩子,典型的亚裔学霸风,倒也爱运动,但运动主要是为了保命振作精神更好地学习
我能明显感觉到,逃逃他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目标,就很受所在圈子的影响。
所以我一直认为,择圈子 > 择班 > 择校。因为它离孩子最近,影响最大。
而且,二流学校里的好圈子,和一流学校里的差圈子,还指不定哪个更优呢。
EASTWEST
掰了那么多,各位有何感想?
我觉得吧,能 " 择校 " 固然好,名校没啥用,但肯定也没坏处嘛。
不过这个真得天时地利人和,能力够不上的,没戏;运气不够好的,也不行。
所以平常心就好。
对大多数普通中产家庭来讲,我们还是有能力给孩子一个足够好的基本面的,然后,鼓励多努力,引导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圈子,就挺不错的了。
上一流名校,或者上稍逊一点儿的学校,差别并没那么大。
你们觉得呢?大家有想到啥,也来留言聊聊啊。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本营关键词: